第三回、额角初露现峥嵘-《江湖有你才有传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赤发鬼和勾魂鬼见生逃无望,便不顾性命直扑向杨远风,但他们那样做也只是上前送死而已。杨远风刚击毙赤发鬼和勾魂鬼,背后的啼哭鬼突然发出一声鬼哭,声音甚是碜人,紧接着飞身扑向杨远风,但也被杨远风回身一棒打落在地。

    谁知啼哭鬼身后还附着一个人,如影随形,这个人便是无影鬼。难怪啼哭鬼在背后偷袭还先发出哭声,根本不象是偷袭,其实真正偷袭的人是无影鬼,啼哭鬼只不过是在为他打掩护而已!杨远风刚一棒打落啼哭鬼,无影鬼双掌已至胸前,他立即一个“千斤坠”仰身倒地躲过。无影鬼偷袭不成,反而让啼哭鬼白白送了性命,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,他便仗着自己的轻功与杨远风周旋,再也不敢近身过招。

    几招过后杨远风便明白无影鬼的想法,他冷笑一声,单手持棍,另一手缓缓拍出一掌。无影鬼见杨远风这一掌既慢又远,根本无法伤及自己,但他还是机警地退了两步,岂料当掌风及身,竟如一股暖流,无影鬼长期呆在雪谷里已习惯了寒冷的天气,被这股暖流上身,如沐春风里,瞬间浑身一松。杨远风这一掌虽非杀招,却是杀招的前奏,无影鬼浑身一松的那么一瞬间,知道不好但为时已晚,杨远风的棍棒随即已到!

    就这样,昆仑七鬼死的死、伤的伤。杨远风干脆把受伤的矮脚鬼、啼哭鬼和无影鬼三人的武功给废了,在这冰天雪地里,任他们自生自灭,若不得人来救,亦无须多时就活不成了!

    杨远风到山洞里查看一番,只见里面的陈设十分简陋,想必在这偏远的高山雪谷,运送物资艰难,日子只能将就着过。洞里除了昆仑七鬼平时休息的地方,就中央摆着一张桌子,其是用一块天然的大石板作为桌面,桌脚是也用几块石头垒成的,这张桌子算是这里唯一比较象样的家具了。只见桌上酒肉饭菜一片狼藉,还冒着丝丝热气,可以想象昆仑七鬼刚才还围在这里饮酒作乐。杨远风发现桌面略有倾斜,酒杯都向一边倒去,他就掀掉桌面,只见下面压着一本书,想必是昆仑七鬼情急之下草草掩藏的。

    杨远风把那本书拿起来一看,只见封面上没书名、落款等,上仅有一只朱红色的大手掌印作为标志,看起来特别显眼。他又随便翻看一下书本的内容,只见页面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,但细读起来,却毫无章法,而且文理不通,也未分章节。

    杨远风又仔细看了好几页,也未能看出其中有什么玄机,于是暗付道:“这书甚是怪异,不过既然是昆仑七鬼藏的,而且形式很是特别,肯定不是本普通的书!”想到这一点,他便把书揣在怀里。

    山洞里再无其它发现,杨远风便走了出来,看了一眼地上的矮脚鬼、啼哭鬼和无影鬼。他知道逼问矮脚鬼等人有关那本书的来历他们肯定不会说,除非以保证他们活命作为条件,但他不屑跟他们作交易,也决意不让他们活命了。因此,他便不管矮脚鬼等人死活,头也不回径直沿着山谷渐渐走远。

    但杨远风并不知道,就在他离开的那一刻,躺在地上尚未死去的矮脚鬼、啼哭鬼和无影鬼,用无比怨恨的眼光望着他远去的背影,等他的背影消失后,他们相顾一下,啼哭鬼叹道:“原来他是天山老人的弟子,十五年的那件事,刚才一时间怎么没想起来,也难怪我们轻敌了!”无影鬼冷笑道:“他拿走了《无名红掌书》,就等于惹祸上身,早晚会有人让他好看的!”矮脚鬼道:“正是怀璧其罪!”说完,用手指蘸血在得自己的衣襟上写下“杨远风”三个字,嘴角露出一丝阴毒的笑容。

    杨远风走了半个时辰左右,回想起刚才山洞前的那一幕,隐隐觉得有些不妥:“刚才应该直接把矮脚鬼、啼哭鬼和无影鬼杀了再走,否则他们可能会在临死前留下信息,告诉他人是我一个人前来灭了他们并拿走了他们所藏的那本书。往后,除了年少负盛名,还有昆仑七鬼所藏的秘密,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。”不过,他并不后悔自责,反而认为迎暴风骤雨而上,方更显英雄本色!

    想到此,杨远风不由又豪情万丈,仰天长啸一声,响彻云霄,仿佛众雪山为之颤抖。他分辨了一下长安城所在的方向,长安城是他回到中原路线上的必经之地,他辨明了方向后,便迈开大步向前走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且说十多日后,长安城中武林人士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是:“武林盟主刘代天已从河南开封赶到了长安城,然而他此番前来的目的,是要为除掉‘昆仑七鬼’的青年侠士杨远风接风洗尘!”

    作为武林盟主不辞劳远亲自来迎接一位青年才俊,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,由此可见杨远风的非同凡响。其中原由,不仅是因为杨远风的武功卓绝,除掉了昆仑七鬼,为武林灭了一大害,功德无量,而且江湖上很多人听说过,那杨远风乃是武林巨宿天山老人唯一的关门弟子。

    天山老人不仅是江湖上人人敬重的老前辈,而且武功极高,仿佛已是神话般的人物存在,只是由于年事渐高,三十年前就很少在江湖上走动了,因此江湖上的年轻一辈,几乎都没机会一睹他的风范了,如今也不知道他尚在人世与否?

    至于杨远风是如何能机缘巧合被天山老人收为关门弟子的,十五年前江湖上就开始有所传闻了,如今重新被人提起,则更让人津津乐道。

    原来,杨远风的父亲本乃岳州城中一位大富商,也是位尚武好义之士,而且早年商旅途中也偶尔要跟毛贼劫匪打交道,所以学了些武功。但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才开始练武,成为武林高手已无望,于是就花重金请了几位远近闻名的武师,前来教导杨远风从小开始习武,希望他能替实现自己在江湖上一番雄风的愿望。

    杨远风从小就生得身强力壮,加上天资聪颖,悟性极高,对于练功也不怕吃苦,所以练武时异常勤奋,而且进步神速,每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所以他父亲请来的武师往往教个两三年就没什么好教的了,就得另择良师。后来,他父亲觉得这不是根本办法,便想把他送上少林或武当那里去,但一时心中不舍,此事就暂且拖了下来。

    然而,就在十五年前的一个晚上,新请来的几位武师正在院中指点杨远风练武,突然听到有人在背后叹道“可惜了,难得的好苗子呀!”

    众人大吃一惊,回头一看,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不知何时站在了墙角。在场的几位武师见状,不由又惊又愧,以他们的眼力和耳力,竟然一直没发现那位老者站在那里观看,直到那位老者发声,他们才后知后觉。

    未等众人缓过神来,那位老者身影一闪,已抓着杨远风的左手关脉。众人心里刹时一紧,那位老者若是要害杨远风,那可就完了!但刚才来不及出手阻拦,现在事已至此,只能先看那位老者意欲何为再说。

    杨远风竟没能躲过,手脉刚被抓住时,便自然反应地甩了一下手腕,却没能甩开,他又翻转手腕和小臂,还是没能挣脱出来。这下他已察觉到了:“眼前的这位老者手上并没有用力,只是象轻轻粘在我的手脉上似的,再说以这位老者的武功,若是想加害于我,自己反抗是徒劳的。”所以他干脆全身放松让那位老者把脉。

    那位老者沉吟了半响,方说道:“这孩子天生体内阳气极盛,犹如一股烈火在燃烧,若只练些阳刚之气的武功,虽内力进展神速,假以时日便可大功告成,但恐日后物极必反,伤身折寿;若搭配练习阴柔之气的内功来调和,则可惜了,日后难成为一名绝世高手。嗯…还是跟我走吧,到冰山雪谷中去,那里气候阴冷至极,正好借此调和这孩子体内的阳热之气,日后定然神功可成!再说练武贵在精纯,众位大师一起传授武功怕是博而不精,反而误了好苗子!”

    这时,杨远风突然感觉到那位老者手指上有一股内力冲入自己的手脉,急忙运功相抵。那位老者只看了杨远风一眼,点了点头,似在赞许他的内力,并未停下。
    第(2/3)页